荔枝虽好,少食为妙
每年的六、七月份是荔枝大量上市的时候,也是“荔枝季”。古诗有云: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。”说的就是对荔枝的喜爱。那荔枝到底有哪些养生功效、我们又该如何健康吃荔枝呢?
荔枝的功效
中医认为,荔枝味甘性温,入心、脾、肝经,具有养血健脾、温中散寒的功效。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荔枝:止渴,益人颜色;食之止烦渴,头重,心躁,背膊劳闷;通神,健气;治瘰疬瘤赘,赤肿疔肿,发小儿痘疮。朱丹溪云:荔枝属阳,主散无形质之滞气,故消瘤赘赤脚者用之。
现代研究发现,荔枝含葡萄糖、蔗糖、蛋白质、脂肪以及维生素A、B、C等,并含叶酸、精氨酸、色氨酸等各种营养素。有营养脑细胞的作用,可改善失眠、健忘、多梦等症,并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,延缓衰老。
古典医籍对荔枝功效的评价:
《医林纂要》:“补肺,宁心,和脾,开胃。”治胃脘寒痛,气血滞痛。
《日用本草》:“生津,散无形质之滞气。”荔枝不仅能够生津,还能消肿解滞,让气血通行。
《玉楸药解》:“暖补脾精,温滋肝血。”荔枝对温补孩子脾阳会有很好的效果。
《泉州本草》:“壮阳益气,补中清肺,生津止渴,利咽喉。”治产后水肿,脾虚下陷,咽喉肿痛,呕逆等证。
古典医籍中荔枝的应用:
痘疮不发:荔枝肉浸酒饮,并食之。忌生冷。《闻人规痘珍论》
风牙疼痛:用荔枝连壳烧存性,研末,擦牙即止。孙氏集效方:用大荔枝一个,剔开填盐满壳,煅研,搽之即愈。
呃逆不止:荔枝七个,连皮核烧存性,为末。白汤调下,立止。《杨拱医方摘要》
食用须知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荔枝气味纯阳,其性畏热。鲜者食多,即龈肿口痛,或衄血也。民间也有“一颗荔枝三把火”之说。因此易上火之人,在吃荔枝前后可适当喝点淡盐水。中医认为,盐乃咸寒之品,有清火凉血的作用。咸入肾,能引火下行,因此吃荔枝前后喝盐水可以防止虚火,兼能醒脾消滞。
此外,荔枝壳性苦寒,能解荔枝之热,吃完果肉后,还可用荔枝壳煎水喝帮助下火。按《物类相感志》云:食荔枝多则醉,以壳浸水饮之即解。此即食物不消,还以本物消之之意。
阳盛体质、阴虚燥热、湿热偏盛者不宜多食。荔枝比较甜,中医认为甘甜之品易生痰生湿,所以阴虚火旺体质(口臭、痰黄、牙龈肿痛等)者也不宜多食。
不可空腹吃荔枝,谨防“荔枝病”。因为荔枝含有大量果糖,吃多了会刺激胰腺胰岛分泌大量胰岛素,会导致低血糖。
凡出血病患者、妇女妊娠以及小儿均当慎食;老年人便秘等属阴虚火旺体质者忌食;生疮等有急性炎症时不适宜吃;又荔枝含糖量高,故糖尿病患者忌食,否则会加重病情。
如何挑选荔枝?
⏩一看:凹凸不平纹路深的荔枝,通常果核较小。龟裂片相对较大并且规则的荔枝,口感较好。
⏩二捏:捏荔枝底部,能够明显感到坚硬的说明果核较大,捏起来偏柔软说明果核较小。
⏩三摸:水润圆滑的荔枝新鲜,尽量在有保鲜柜或有冰块一起存放的商家选购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